微电阻率法

精确测定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厚度。

微电阻率法适用于根据 ISO 14571 测量绝缘基板上导电层的厚度。它通常用于检查印刷电路板和多层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涂层。该方法的优点是,印刷电路板上的其他层或夹层对测量没有影响,因此即使层数很薄,也能精确测量厚度。

这就是微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。

这就是微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

这种方法使用的探针底部有四根排成一行的针。将探针置于表面时,电流会在两根外针之间流动。涂层就像一个电阻,通过两个内针测量其上的电压降。随着涂层厚度的减小,电压降和电阻也随之增大,反之亦然。

这个过程在哪里使用?

  • 控制印刷电路板和多层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涂层

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?

所有电磁测量方法都是比较法。这意味着测量信号要与设备中存储的特性曲线进行比较。为确保结果正确,必须根据当前条件调整特性曲线。这可以通过校准用于涂层厚度测量的测量设备来实现。

  • 正确校准带来不同

      影响涂层厚度测量的因素主要有:铜层的比电阻率(间接影响温度)、测量表面或导电路径的大小以及铜层上的附加层。

  • 比电阻率和温度

      除涂层厚度外,铜的电阻率也会影响测量针之间的电压降。电阻率会因金属的合金和加工工艺而异。此外,它在不同温度下也会变化。因此有必要在测量条件下进行温度补偿或校准。

  • 测量面的大小

      对于窄的测量表面,例如导电路径,电流的运行与宽的物体不同。这种与理论电流的偏差会导致涂层厚度测量的系统误差。因此,对样品的最小尺寸或到样品边缘的最小距离有专门的探头规格。

  • 附加层

      如果铜上还有其他镀层,如锡,探头会根据铜厚度的比例测量其镀层厚度。测量误差的大小取决于铜和涂层材料的比电导率之比。

重要
为避免测量结果出错,还必须考虑以下影响因素:

  • 特别软的涂层(如磷酸盐涂层)造成的压痕误差。
  • 探针杆磨损导致散射增加;建议定期检查

这里采用的是哪种标准?

微电阻法,符合 ISO 14571 标准